- 2022年8月18日
- Posted by: admin
- Category: 企业动态
没有评论

物构所在稀土材料用于抗菌和伤口治疗中取得新进展
细菌感染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对全球经济和公共卫生构成严重负担,其中伤口感染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抗菌光催化疗法是一种利用可控光激活光催化剂并产生活性氧来杀灭细菌的创面消毒治疗方法。然而,一旦激发光源停止,残留的细菌将会继续滋生并导致创面愈合的困难。
基于这一背景,福建物构所科研团队将二氧化钛负载于稀土基紫外长余辉材料表面,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复合材料。其中稀土基紫外长余辉材料能够发出波长为350nm的紫外长余辉,并且可以持续超过100个小时。通过这种持久的余辉能力,附着在其表面的二氧化钛能够被持续激活产生活性氧。团队通过体外抗菌实验证明这种复合材料不仅在紫外光照下能够灭活细菌,并且可以在关闭光源的情况下表现出持久杀菌的作用。而后,团队将这种复合材料与温敏性水凝胶结合,制成了可喷涂的水凝胶负载的抗菌符合材料,喷涂到细菌感染的小鼠伤口上,可快速转变为凝胶状态,并对伤口实现持久抗菌和治疗(图1)。
|
图1: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抗菌示意图 |
综上所述,该工作开发一种具有持续抗菌能力的稀土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应用于抗菌和伤口治疗领域中,为材料在伤口治疗领域中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相关成果以研究论文形式发表在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 (DOI: 10.1016/j.compositesb.2021.109459)。题目为:Thermo-responsive hydrogel-supported antibacterial material with persisten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continuous sterilization and wound healing。第一作者是物构所博士生柳林,通讯作者是史俊朋副研究员和张云研究员。